信息发布
针对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在这里我设一问答专栏,将共性的内容做出回答并逐渐叠加。
一、假账:
在我看来,违背事实的账务都是假账。
假账,估计99%的财务从业人员都做过(也许这话有点夸张),只是存在善用与恶用之分,作假的程度有大小之分,最后就是作假的逻辑有清晰与混乱之分。
善意的假账是指其数据以及依此数据形成的财报有一定的逻辑性且数据间关联有序,编制者有意让数据使用者产生疑惑而又不露破绽,最终让数据使用者放弃因使用数据产生的一切经济行为。
恶意的假账则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编制的数据以及财报,因为刻意,数据的关联关系上多少会出现混乱;因为刻意,数据会因顾此失彼而失去逻辑。
假账不仅民企存在,国企也存在,甚至于国企比民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恐怕是民企顾忌较多,而国企则无所顾忌吧。
下面举几个实例,既有我自己的,也有在过往从业中发现的。
1,某年,我在一民企任职,那年,企业因为生产经营的需要,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引入几百万元的设备,上海的资方要企业提供一份较为完整且附件详尽的财务资料,我在整理材料过程中发现业务部门的数据失真度很高,同时,也发现业务部门存在作假的实物证据。这种情况下,单就数据失真度去编制预算、报表以及与报表关联的附件就难以自圆其说,更别说压根就编不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资方感觉数据有问题而最终放弃。材料送达资方5天后我接到资方审核人员的电话:“我从事这行业也有近8年,看过的报表无数,您的报表及其关联附件,我反复研究了几天,总觉得哪儿有不妥,却又看不出哪里逻辑有问题,您是否可以明示?”,废话,这不就是我的目的吗。
2,某年,在一次年报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年末结存数额巨大,进项税额完全又无法与其关联,追溯往年数据时发现,4年前,该企业有一笔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60,000,000.00
贷:应付账款 60,000,000.00
调阅凭证发现,该凭证既没有任何附件,也没有二级科目,更没有凭证编制人,后询问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得知,该凭证为前任财务总监编制,目的是企业融资,因为老板与银行已经谈妥。
看到这样的假账,你能想象这是一个财总的手笔吗?作为财总,编制这种假账可谓是掉链子掉的离谱,为一时目的而不计后果,不仅毁自身名誉,也毁行业声誉,更为后任留下无尽的麻烦。
最后,我想说,职业人要有职业敬畏心,职业人要有自律和职业道德,职业人更要懂得自尊和自重!
二、课件加密
记得曾经在媒体上看到,某重工企业的人资部门说,企业每年需要花费一笔不菲的培训费用和一段培训时间,才能使招收的毕业生上岗。那请问,企业为何不与学校联动,开设专设课程,直接服务企业?这个中缘由,不说自明吧。
我的课件均为我历年工作的实践总结,这些内容课本上没有,如:工艺成本;
我编辑的课件不是普及教育,是经验传授,是技能传承。
任何一项技能都是一把双刃剑,善用者,无论对社会、行业、自己都有益处;恶用者,则相反,虽一时得利,最终会反噬。
账务处理的方法,既是财务人员的技巧,同样也是检查(稽查)的路径。
课件加密不上传,一是自我保护,二是仅为付费学习者所有,它不存在共享!